中新社北京9月17日電 17日發表的《新疆的勞動就業保障》白皮書描述了這樣的一幕:江蘇省一家電器企業吸納了來自新疆各地州16個民族近200名員工,各族員工經常在一起唱歌、跳舞、聚會、購物、旅游,工作之余一起制作抓飯、烤肉等特色美食,關系融洽,親如一家。
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的該白皮書介紹,新疆充分發揮中華民族大家庭各民族平等互助、共同發展進步的制度優勢,利用國家對口援疆機制,統籌疆內疆外就業崗位,為各族群眾到內地省(市)就業積極創造條件。
2014年以來,已有11.7萬人轉移至收入更高的內地省(市)就業。轉移就業人員到達就業所在地后,由企業安排住宿,提供被褥、洗漱品等日常生活用品,保障務工人員的住宿條件。內地省(市)及企業及時幫助轉移就業人員解決子女入托、上學等問題,推動務工人員與當地群眾共事共學共享共樂。
“一些群眾看到同村的人外出務工回來,實實在在賺到了錢,人也變得時尚了,紛紛表示也想出去看一看、闖一闖,改變自己并讓家人過上好日子?!卑灼信e例,和田市吐沙拉鄉的柔孜妮薩·伊敏,2019年3月報名前往福建省晉江市工作,她用賺來的錢幫助家里發展特色養殖。在她的激勵下,剛從職業高中畢業的弟弟也打算到福建就業,夢想闖出一片天地。
白皮書強調,新疆始終把尊重勞動者意愿作為制定就業政策、拓寬就業渠道、開發就業崗位、開展就業培訓、提供就業服務的重要依據,確保廣大勞動者能夠自主自愿、心情舒暢地生產生活。
新疆還定期開展勞動者就業意愿調查,及時掌握勞動者在就業地點、就業崗位、薪酬待遇、工作條件、生活環境、發展前景等方面的需求,以便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,努力達到人崗精準匹配,促進長期穩定就業。
2014年以來,全地區組織各類招聘會621場次,吸引4953家企業參與,提供就業崗位14.5萬余個,實現3.86萬人就業。
“各族勞動者干在一起、學在一起、生活在一起,增進了相互了解,加深了彼此感情,像兄弟姐妹一樣互相關心、互相幫助,結下了深厚的友誼,譜寫了民族團結互助的新篇章?!卑灼姓f。(完)
|